环境保护部出台了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,明确规定医院病房、住宅卧室、宾馆客房等以休息睡眠为主、需要保证安静的房间,夜间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,白天不得超过40分贝。
夜阑人静,病人、游客、居民已经入睡了,突然一阵强烈的噪声将其吵醒,让人非常气恼。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一直是监管的难点,以前没有专门的标准,是否违规很难认定。环境保护部出台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后,谁再违规行事,便有了处罚的依据和标准,这对广大公众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。
但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,噪声排放新规需要落到实处才能有效,而落实好这个新标准,就需要刚性的执行力,而不能突击检查一阵子,过后却很快松懈下来。要提高刚性执行力,做到执法毫不含糊,持之以恒,笔者认为,起码要紧紧抓住3个重要环节。首先,环保部门责无旁贷,需要抽出足够的力量加强巡查。发现有噪声超标现象时,立即找出噪声源,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。其次,应建立社会监督网,发挥社会组织的耳目作用。因为,环保机关的专职执法人员的数量毕竟有限,难以应对无处不在、无时不生的超标噪声的出现。让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了作用,治理上就不会出现死角。第三,要畅通公众投诉和举报渠道,发动全社会进行监督,让公众监督无处不在。公众监督的大网铺天盖地,哪里的噪声超标,信息立即就会反馈到环境执法部门,这才会使违法违规者无以逃遁。